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28 | 阅读:
  【摘要】以“秦岭淮河线”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教学环节设计意图的剖析,实践探索:课件图片与板书的有机结合教学——既有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提供给学生直观感性的相关信息;又利用传统板书(板图)为新学知识作铺垫,并加以概括。这种课件图片与板书的有机结合教学,使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得以提炼和痕迹的保留。充分发掘课件图片与传统板书结合教学的优势,以便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图片  板书  秦淮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3-0130-02
  【教学内容】“秦岭—淮河线”是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P75页内容。
  【内容解析】“秦淮线”一节对我国区域差异认识有奠基作用,它是本章的纲。处理好这节的教学,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进一步学习开个好头。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界线,其“重要”就体现在它南北两侧巨大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地理意义要让学生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课件图片:通过观察秦岭—淮河线南北显著自然差异的景观图片,对比进行认识,进而体会到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人文差异产生的自然因素。引导学生以地理的眼光欣赏世界!
  【学习目标】
  1.指图说出秦岭、淮河的位置、走向及经过的省区,初步感知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界线。2.举例说出秦淮线南北两侧的差异现象及造成差异的地理因素。3.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即秦岭—淮河线对两侧巨大的地理差异的分界意义。
  【教学重点】
  1.观察、感知、认识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2.熟悉与秦嶺—淮河线处重合或吻合的地理界线。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对比、练习。
  【教具准备】黑板、电子白板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请今天的“地理小博士”登场,有请!
  1.复习提问。2.学生演讲《晏子使楚》“橘生淮南为橘……”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展示”是教学模式环节之一,学生活动与教师板书及课件出示同步进行。利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引入课题并能加以板书,同时,学生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小故事的出现也为本节课的探索主题做了铺垫,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本节课我们一起带这个问题去探索。这节课我们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呢?请看投影,谁给大家念一下(就近原则)。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并与提出的问题相照应。
  (二)阅读学习: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先需要阅读课本关于“秦岭”的介绍,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5页,“秦岭”开始!
  1.朗读“秦岭”(略)。再看76页“淮河”的介绍。2.默读“淮河”(略)。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教师板书。“齐读”的形式马上调动了学生注意力,创设出一个精神振奋,群情激昂的状态,以此为前提,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是必然的。老师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疲劳。
  (三)在图上标注秦岭和淮河,明确其经过的省区:完成课本75页活动题。请两位同学在白板和黑板地图上标注,谁来试试?有请。其他同学在书上标注。
  接着,我们再看其具体位置,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区是……,依次口述一遍。
  【设计意图】学生口答和板上动手描绘、标注等形式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将知识的掌握落实到地图上。
  (四)探究一:秦岭淮河连成一线,使其具有了重要的地理意义,因为秦淮一线有好几条地理界线重合,回忆一下,它与哪些界线重合?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生生互动,让学生互相复述强化记忆。
  (五)探究二:秦淮线的地理意义就在于它是重要的地理界线,且界线南北两侧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先探究投影上的这个问题,谁给大家念一下(就近原则)。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融洽学习情境。教师引领学生的思维状态,教和学紧密结合。
  (六)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分析有何差异:生产的差异、民居的差异?
  【设计意图】师生、生生互动,由学生结合所学和自己的观察比较说明,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表述是开放的、丰富的。
  (七)探究三:秦淮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对比。秦淮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请看图表,南北两派(分组)可以一决高下,先讨论。抢答。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板图指示,学生逐条说出。教师提示下学生抢答,调动积极性。
  (八)拓展:下面我们看看同学们对秦淮线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如何,你能说说吗?还有谁能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引导发散思维。训练记忆能力,两派“决高下”的形式活泼、自由、效率高,生成激烈而轻松的竞赛场面。再让学生动手做“讲学稿”练习,及时巩固,实现高效课堂。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秦淮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理解了秦淮线的地理意义,找到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答案,同学们高兴吗?我也是!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结束语与开篇部分呼应。
  图片能带来给视觉以强烈冲击的效果。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普遍、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去认识地理现象。能调动学生眼、手、口、脑、心并用,让学生自觉利用图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竞赛……气氛活跃,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而地理板书又能为学生总揽一节内容,概括、提炼知识纲要。图片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在教学手段上相得益彰,效果明显,能更好地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宋向阳(1974年-),男,甘肃张掖人,教育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教育教学。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