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119 | 阅读:

作者:安福全 于龙凤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地域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各高校在规模发展、历史积淀方面差距较大,在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提升上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变轨超车,以获取更大的竞争和生存空间,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边疆、民族、贫困滇西国门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症结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以期为其他高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滇西国门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 途径
  【基金项目】2016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2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7-0239-02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观测点,也是决定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在布局和数量上已达到世界前列,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1]。对于地处经济社会、产业行业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先机和资源,已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2],尤其是滇西国门各高校,由于客觀因素的制约,办学基础薄弱,历史积淀不足[3],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的空间较大,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基,是学校发展的魂魄。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高校应当抓好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我国不断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将进入“中国版全球化”时代,人才培养要放眼全球。随着祖国日益强大和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需求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滇西国门各高校,只有紧紧抓住新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边疆办大学,凝练特色创品牌,才能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
  二、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有待提高之处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重合度不高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供求双方重合度的高低,对接的越精准,重合度越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4]。但就从地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滇西国门各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重合度对接存在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处在此区域的行业企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不能代表前沿科技水平;第二,滇西国门高校办学资金短缺,采取走出去与中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来打破天然壁垒,办学成本高,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第三,由于学校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限,难以实现深度合作模式下的共赢。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往往表现热度不高,而学校呈现“一边热”的现象[5]。从众多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滇西国门部分校企业合作大多数只是建立在“老熟人”、“老交情”基础上,合作的基础极其薄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意义不大,合作只停留在框架协议层面上。可见,综合因素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标准重合度不高,不精准甚至脱轨,是阻碍滇西国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短板。
  (二)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先天薄弱
  大楼易建,大师难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编制较少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滇西国门高校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上困难较大,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外地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很难引进,甚至本省高校毕业生也不把到滇西国门高校工作作为首选;另一方面高校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师资队伍基础薄弱,学缘结构问题十分突出,部分教师对自身职业能力认识提升不够,重塑的空间不够理想。由于外源新鲜元素注入不足,内源动力缺乏源头活水,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激发不够,构成了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又一个短板。
  (三)校园文化厚校积淀不足
  大学校园文化是全体校园人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形成的道德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结晶。经验表明,丰厚的大学文化是影响育人质量高低的主要环境因素。但滇西国门大部分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发展中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积淀和建设仍存在有待提高之处,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上内源动力不足。
  (四)教育教学方法陈旧
  据调查,滇西国门部分高校的一些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对比较陈旧,还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中学教学模式阶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从头讲到尾,扮演“演员”的角色;学生是客体,扮演的是“观众”,课堂教学不需理解,不需对话,拼命记笔记,互抄笔记,抓拍PPT课件,最后考试一卷定终身。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疆固化,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教材建设问题诸多
  教材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尺,也是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据调查,滇西国门有的高校使用的教材并不代表学科的前沿水平,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在教材的质量保障力度不上尚显不足。同时,校企深度合作不深,双方定期制定、修改、更新教材的工作难以实现,很多教材都属于“历史教材”,而且有的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对所承担的硕士生、本科生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同一版本,教法也如法炮制,无法保证提供给学生那杯水的新鲜度和营养度。除教材知识陈旧外,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
  (六)助推教育教学发展合力较弱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教育教学的设施增补、维护的任务日益繁重,但由于发展基础薄弱资金短缺,加之随着审批报批工作流程加大,再者部门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维护、增补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工作链条延长,削弱了助推教育教学发展的合力,影响了教育教育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