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990 | 阅读:

作者:张帷玮
  【摘要】随着全面恢复传统文化口号的提出,诸多省市将“乡土文化”内容加入美术课程,众多学校积极开展精彩纷呈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笔者通过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本土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
  【关键词】美术课程 非遗+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96-02
  随着全面恢复传统文化的口号的提出,全国上下纷纷将非遗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诸多省市将“乡土文化”内容加入美术课程,众多学校积极开展精彩纷呈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教育
  一、非遗进校园的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与独特性。非遗进校园,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举措,是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对宣扬、保护与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非遗进校园,不仅是学校该有的文化担当,更有利于丰富与整合教学资源、突显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特色教育品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选择代表地域特征的非遗项目,融入学生课程教育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是创建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有效载体。
  3.非遺进校园,有利于拓展教育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深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1],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实践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本土化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非遗有着众多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与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浙江不仅有名扬四海的“三雕一塑”,同时还龙泉青瓷、王星记扇艺、细纹剪纸、绍兴花雕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的美术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笔者从本土文化中提取地域文化元素,结合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理念,积极开展非遗教学与传承实践。
  1.内容选择:东阳作为百工之乡,有着底蕴深厚、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历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中,如何挑选适合小学生的非遗项目呢?首先,在充分调研本土非遗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在选择典型的非遗项目时,既注重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及与地域空间的联系。[2]
  2.教学设计与实施。
  (1)非遗+典故
  东阳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多样的技法、丰富的内涵透射出的古典审美价值。引东阳竹编入美术课堂,既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又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学习“端午文化”这一典故时候,通过给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故事,将其习俗与文化,融合美术、表演、语文、历史、社会与品德等科目的知识整合,,通过情境创设,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进而指导学生用竹编的形式制作粽子,寓传统文化习俗与非遗学习之中,让学生感受端午文化魅力,体验非遗工艺之美。
  (2)非遗+新媒体
  民间剪纸传统在乡土之中延续传承经久不衰。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剪纸教学,具有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样以“端午文化”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端午赛龙舟的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接着展示不同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风格与不同流派特征,通过设置“连连看”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本土剪纸的兴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设计龙舟的纹样,用阴刻、阳刻等不同剪纸的形式创作龙舟。在学生完成剪纸龙舟后,教师可以利用摄影、摄像技术,记录龙舟的运动轨迹,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剪纸龙舟制作成赛龙舟的定格动画作品。非遗+新媒体的课程设计,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现了美术课堂的魅力,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传播非遗文化。
  三、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指引下,在学校美术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也在积极的探索本土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通过“非遗+”的美术课程教育实践,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许燕.让剪纸艺术走进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6).
  [2]刘佳雯.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04).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