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857 | 阅读:

  【摘要】新冠疫情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大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心理波动,在疫情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表现特征及其归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疫情背景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归因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4-0023-03
  1.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准确界定大学生心理危机,弄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
  危机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的意料而发生的,而心理危机在本文中是指个体在遭遇重大问题或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打破平衡的状态,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发生紊乱,当事人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
  2.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特征
  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进行的相关研究有:姜土生、邓卓明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与存在性并存、潜在性与突发性并存、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的特点[1]。卓高生、吴志敏认为,危机具有复杂性、突发性、紧急性、痛苦性、无助性、危害性等特征[2]。肖三蓉等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应激性、痛苦性、危险性、机遇性、时限性等特点[3]。陈春莲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特点有发展性、交互性、易发性、潜在性等。根据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界定,我们认为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如下特点: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现实存在性心理危机和病理性心理危机等特征。
  2.1发展性心理危机
  青少年所在的年龄段是非常容易发生危机的一个阶段,这是因为青少年逐渐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大学生也属于青少年,他们面临的危机要比其他青少年更多。大学生在发展、转变的阶段,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随着他们不断地长大,会不断地經历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前所未有的人生问题,他们会一步步走向成熟。但是经历这一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达到所需标准,如果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如果缺乏物质条件和机会,那么就会很难顺利通过这一阶段,这样就会造成发展性危机。
  2.2境遇性心理危机
  一般来说,指的是突然之间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引发的心理危机。
  这种情况主要指个体出现突如其来的、难以接受的悲剧性事件时,个体对此事件无所适从进而出现无法控制的危机。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历过挂科、考研失利、作弊被抓等一些常见的事情时,甚至遇到一些遭遇抢劫、亲人离世等的突发情况时,他们没有办法进行良性的处理,这样就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2.3现实存在性心理危机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考虑过死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与死是我们人生中最基本的课题,作为一个人,肯定都会考虑生命、死亡,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探索人生,探索自我发展,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4病理性心理危机
  有些长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就可能会引发心理危机的产生,比如紧张、抑郁、焦虑等,这些都是由个体神经症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其他异常引发的危机,比如个人品行不端或违纪违法犯罪等。心理危机具有时限性,通常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不等,而且比较危险,轻则能导致个体病态,重则使精神和生理上出现病态,所以需要格外重视。
  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归因
  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陆续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2001年,蔡哲、赵冬梅认为当个体在运用平时已习惯的应对方式不能处理自己目前所遭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就会出现危机。2005年,何元庆、姚本先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面临或认为自己面临某种重大生活事件,不能或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处理和控制时产生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2018年,马晓燕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则是指当大学生遭遇一些重大挫折或突发事件时,凭借现有的能力难以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紧张、焦虑,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本文按照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来分析,在不确定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样源自个体自身内部和环境两个方面。
  3.1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自身内部原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自身内部原因其实质是埃里克森指出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在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在不断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我价值观和实际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期待不一致而导致对自我的价值、对个人品质产生怀疑,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是他们产生心理危机的深层次的“内部困难”,也即个体内部原因。
  3.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外部原因
  3.2.1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社会因素——当前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寒假生活异乎寻常,不少学生和家长变得焦虑、恐惧、忧郁、易怒,这些属于疫情下的“心病”,需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和疏导。面对社会上突然出现的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事件,且这种事件极大可能影响到自身生活学习等其他方面的时候,人们普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大学生也不例外。重大的社会事件会影响到人们社会心理的发展,它既像放大器一样折射出不同人群的表现,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让人们在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中经受历练和考验。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就有可能出现恐慌、焦虑、担忧、压抑、悲伤、愤怒、绝望等消极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同学略感焦虑,或苦闷,或烦躁,或孤单,或无聊,或无奈……每天看到网络上的疫情信息和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变得有些草木皆兵,坐立不安,不断回忆着前一阵儿都去了哪里,接触过什么人;精心设计的假期生活和外出计划被破坏,一下子不知所措,失落又无奈;原本以为终于过上“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生活”,却由最初的新鲜开始变得有些无聊,不知被迫延长的假期要如何度过;每天熬夜刷手机,摘下联机游戏的耳机后,顿感索然无味,眼望天花板失眠到天明;与父母朝夕相处,却开始矛盾重生,家里火药味正在弥散开来……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