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李家付 | 字数:4778 | 阅读:

[摘要]地理课堂上的德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后,通过知识来提高自身素养。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不要一味地自己讲,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改变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地理教学;德育渗透

引  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德育教育的实施有明确的要求,地理学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都能巧妙地渗透德育内容,努力挖掘课本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知识。新课程理念下,学校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地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教学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还要从事地理实践活动,这样既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识,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习惯,把德育贯彻和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笔者做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渗透

(一)新课程理念下,新地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古代的地理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就取得卓越的成就。如东汉时期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张衡,于公元一三二年提出的侯风地动仪是目前当今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成功地预测了地震。又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对白居易的著名诗篇“人房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做出了这样的诠释: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相应降低,植物开花日期也因此延迟。正确阐明气温和高度的关系,比西方人早了四百多年。在近代,我国地理学家同样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更是令人鼓舞。如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就发明了地质力学,并通过其理论指出了矿产与天然气的合理分配原则,从而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并由此摘下了贫油国家的盖帽,从而终结了我国靠洋油度日的历史,在经济上、精神上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同样,我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上述历史与景观的讲述,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可爱,从而激起他们的爱国激情,形成为中华民族科学事业而奋斗的力量。

(二)地理学中的国情教育,可以渗透到地理教学中的各个领域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到优势产生自豪感的同时,也应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存在的问题。比如我国现在面临的生存环境已十分严峻,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要让学生有危机感从而发奋图强,同时探讨解决的方法。从人口方面来说,由于人口的过快增加,是人们自身努力产生的结果,但同时人们又有条件克服它,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为人们克服这一困难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也就在贯彻规划生产的根本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质量和教育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利用国情教育,让学生知道伟大的国家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利用地理学的观点分析发达国家发达的原因,积极颂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现在的“穷”,通过正视“穷”,分析“穷”,培养学生的民族崛起、振兴祖国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真正达到德育效果。

二、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渗透

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参加野外实践活动也是必要的。参加野外实践活动,既可扩大视野,又可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教师对地理事物的讲解,可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可向学生讲述知名地理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的贡献。如明代地质学家徐霞客,自二十二岁出发直到终年,用三十余年时光,从东渡普陀、南涉闽粤、东北历燕冀、西北地区直攀太华之颠、向西南地区到达云贵青藏高原,行程九万多里,他只身跋涉,历尽艰辛,但为了“寻源探脉”、百折不回,且日必有记。他的《徐霞客游记》,对地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这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更有利于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研观念,从而从小养成勇攀科技最高峰的进取心、锲而不舍的钻研敬业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其次,由于野外实验活动是一项团体活动,在活动中可培育学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野外活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亦有重要的作用。

三、在地理教材中挖掘德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中学地理课程中,教师利用潜藏的具有教育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对地理课程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其中蕴藏的德育内容常常和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老师不但要对地理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还要对其有关学科知识进行延伸,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当教师深入理解课程中的地域人文和地域历史文化内容,就可以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德育课程。比如,当我们在讲解青藏高原时,老师就会说到藏族地方,这就要求我们理解藏族的民俗习性、历史人文,而藏族人的优秀品格就需要我们传承与弘扬。有史以来,西藏都是中华民族的国有领地,我们绝对不能允许任何一方搞分裂。这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学生们有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志和信念,从而调动学生们刻苦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为国家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结  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是一种人文的教学,是学生教育版图的一个图块,当孩子们掌握了地理知识后,不但可以熟悉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了解祖国的自然地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自豪之情。在课堂上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可以养成学生的习惯、热爱祖国的精神,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形成优秀人格,为个人和国家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保庭春.怎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教学[J].教学探讨,2012.

[2]韩士阁.浅谈高中地理中的德育教学[J].教育科学学刊,2010.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