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苏琳 | 字数:5007 | 阅读:

摘 要:淄博市文化资源丰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行业积累,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的一定优势,增长值增加较快。本文立足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完善保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实施重点文化产业带动战略、开展“创意淄博”建设、完善人才制度等。

关键词:淄博;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创意淄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当前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淄博市是具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工业城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聊斋文化、足球文化、鲁商文化、陶琉文化、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且经过多年发展和行业积累,逐渐形成了文化产业的一定优势。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机遇,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1 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淄博市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近年来,淄博市文化产业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231”战略、抓好“326工程”,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

1.1 文化产业连续八年迅猛发展

随着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根据2013年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连续8年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12.8亿元,约占全市GDP比重达5.6%。是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1.42亿元的近4倍,比2005占全市GDP的比重的4.59%增长了约1个百分点。

1.2 文化产业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自2008年起,淄博市提出设立了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全市各区县也分别设立了300万—2000万不等的文化产业扶持资金。2012年,市税务部门共为10余家文化企业减免税439.43万元,全市12家银行为49家文化企业及多个小型、个人商户提供了贷款业务,贷款金额共计18.21亿元,授信金额达25.57亿元,助推淄博市文化企业做大做强。2012年,全市在建文化产业项目93个,总投资额443.41亿元,已完成投资99.6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个,投资额113.12亿元,已完成投资18.39亿元。已竣工文化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14.08亿元。

1.3 以新兴文化产业为重点内容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淄博市地域历史文化博大深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形成都市生态农业、文化旅游、陶瓷、服装、建筑等全方位的文化产业门类。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壮大了现代印刷发行、工艺美术与文博、创意会展产业三大优势文化产业项目,近年来,这三大产业在淄博市的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都在15%以上。2012年5月,成立了网站、画廊、网络动漫、广告创意四大文化产业联盟,为全市优势文化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搭建起交流、交易平台。大力开发推介创意文化产品及衍生品,发展以数字、网络、动漫、影视、资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壮大了卓创资讯、长征教育等一批规模大、附加值高的创意文化企业。

1.4 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蓬勃发展

根据淄博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淄博市提出了“一园二带三基地十大产业”的整体发展架构,深入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231”战略和“326工程”,每年重点抓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个文化品牌和60家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打造了以齐文化为代表的10个地域文化品牌和以陶琉文化为代表的10个产业型文化品牌,“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2009年起,规划建设了齐文化生态产业园、周村古商城、牛郎织女爱情文化主题公园、中华(博山)陶琉文化城、齐赛创意动漫产业园、璀璨中华文化产业园、齐都印象创意产业园等10个附加值高、产品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高、与城市特点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园区,总投资158.8亿元,已完成投资61亿元。

1.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 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近5000家,从业人员达20万人。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培训班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邀请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授课讲学。设立了发展文化产业人才突出贡献奖,每年定期表彰推出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10名典型企业家。山东鸿杰印务集团刘杰获得我国印刷行业最高奖—第十届毕昇印刷技术新人奖,志鸿教育集团任志鸿当选“新中国60年百名杰出出版人物”,淄博五音戏吕凤琴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任志鸿、吕凤琴分别被评为“齐鲁英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

2 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淄博市文化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制约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受投融资体制限制,资金一直是困扰许多文化企业发展的难题。淄博市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建设滞后,文化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待加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能做质押的物质性东西不多,向金融机构贷款受到种种限制,一些私募基金因担心风险大,投向文化产业的比重也比较少,形成了资金瓶颈。

2.2 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淄博市历史悠久,地域文化丰厚,文化产业的资源丰富。但当前淄博市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却缺乏系统的掌握和了解,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全方位的摸底调查,因此就无法做到对自己有什么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整合现有资源,统筹投入和建设,以此创造出相应的产业集群,创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精品品牌。

2.3 核心层文化产业增加值偏低

2013年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2013年,淄博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2.8亿元,其中核心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9亿元,尤其是影视业、演艺业、新闻业增加值更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不平和的增加值制约着淄博市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4 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创意水平不强

当前,淄博市文化产业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与现代科技结合不够,市场拓展能力、竞争能力不强,在资源价值的挖掘,产业链接以及对外交流传播上还有相当的潜力。以淄博市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品,,例如动漫产品的制作等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意产品少,产值低。文化元素植入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力度不够。尤其是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工业产品的文化含量不高。

2.5 文化产业技术人才缺乏

淄博市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新兴产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具备文化经营才干和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缺乏,这些将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瓶颈。这需要淄博市进一步重视人才培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育,探索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鼓励机制和完善的保障机制,真正能引进能人、培养能人、留住能人

3 提升淄博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3.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真总结推广淄博市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和国有文化院团改革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完善工作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文化资本、人才、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水平和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淄博市四大文化产业联盟的有利条件,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和人才技术共享,科学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加强合作交流,形成合力,带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3.2 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一方面应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协调工商、财政、土地等部门,按照《淄博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要求,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积极拓宽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设立淄博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成立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机构,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担保和担保机构开发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

3.3 发挥优势资源,实施重点文化产业带动战略

淄博市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激活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市场和资本的融合,做大做强五大优势文化产业:

1、印刷发行业。规划建设现代印刷发行物流基地,集中培育天鸿书业、泰宝镭射、鸿杰印务、华越彩印、汇文商务、风雅颂等一批大型包装印刷发行企业集团,加快印刷发行产业群建设。

2、文化旅游业。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激活齐文化资源。办好办精国际齐文化旅游节、聊斋文化节、旱码头旅游文化节、饮食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推动旅游和文化的契合发展,拓宽延长千年齐都文化、旱码头商埠文化、牛郎织女爱情文化、鲁中生态高地等文化旅游产业链。

3、影视传媒业。依托周村古商城、聊斋城和齐故城遗址等载体,打造功能完备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加强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衍生产品开发,推进影视剧的数字化进程,形成淄博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工艺美术和文博业。结合地域文化资源,深入研发陶瓷琉璃、内画、刻瓷、仿古蹴鞠、淄砚、文石、砖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核心,推动五音戏、聊斋俚曲、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相关文化衍生产品和产业的开发。

5、创意会展业。依托高新技术优势,规划建设好创意会展基地,发挥好每年一届的淄博市文化创意产业展览会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淄博高创中心、齐赛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功能。

3.4 开展“创意淄博”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创意水平和科技含量是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的源泉和动力,也直接影响着文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因此,要以有力的创意活动,加快淄博老工业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区域文化资源和产业功能创新整合工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出版、网络电视、动漫游戏、广播影视、信息咨讯、策划设计等方面的文化创意群体,扶持发展能够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文化创意骨干企业。把创意融入第一、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工业设计、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把淄博市的陶瓷、琉璃、丝绸等传统工业,逐步改造提升为文化创意产业。加快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在音乐、影视、演艺等方面加快关键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和核心技术研发。

3.5 树立人才观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第一要素。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选拔和引进机制,制定淄博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着力引进一批紧缺人才和战略人才、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大师和领军人物。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创新创意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完善文化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与文化企业创建人才培养、教育培训、项目策划等基地,着力培养实用性、复合型技术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丹 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

[2]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 战略与对策[M].北京: 清华大学,2006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