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照日格图 | 字数:2915 | 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建议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固了农业的基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许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畜力完成,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迫切要求降低农业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发展农机化装备和应用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1 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已在农业生产主要环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但受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农机门类存在缺陷。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我国有0.25亿hm2水田,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机械播种、插秧只占种植面积的2.2%,机械收获占2.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机播水平的1/10和机收水平的约1/5,严重地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与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具有直接联系。在农田作业各主要环节上,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此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2.农业机械化投入少。一是农民收入不平衡,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从近两年的情况看,虽然农民有发展农机的积极性,自主购买农机具发展生产也成了发展农机投资的主渠道,但由于农民的购买力相对较弱,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有限,只是以小型耕作机械及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械为主,而小型的流动提灌机械、植保机械及其脱粒机械、运输机械,尤其是农民群众天天息息相关的打米、磨面、粉碎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均不在补贴范围内,,再加之汽、柴油价格不断上涨,农机养护使用支出等费用,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限制了农民群众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对购买、使用实用山区农业生产的农机新机具的愿望不够强烈,致使农机推广缓慢,超期服役机具更新困难。二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机的份额,导致农村机电提灌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3.农机服务体系薄弱。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近年来的机构改革,虽然各乡镇都设有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工作人员都实行了定员、定编、定岗,但在具体的农机工作中存在人员偏少,流动性大不稳定,即使有农机方面的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知识,不懂技术,多数还是附带兼职。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尤其是在春耕春播以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中缺乏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分散不规范,导致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购买难、售后维修服务难、农机技术培训难等问题。

4.农机户致富困难。本人在长期的农机工作中,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些农机户多年富不起来:一是因为观念滞后,“守农”意识浓厚,“贱商”、“贱机”意识严重,深受小农、小生产观念的束缚;二是因为缺少致富的信息,导致机具没有合理配套,作业服务范围狭小,机具利用率低。三是因为缺乏启动资金,导致机具更新、添购配套农具困难。导致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动效应极差。

2 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建议

1.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依据发展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对类似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坚持农业区划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坚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

2.加快农机科技研究的步伐,促进新机具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要积极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地区适用性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随着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其核心是依法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化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法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市县两级财政都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市级农机科研、基层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像农业发展资金、扶贫和其他农业扶持资金一样,也应设立农机专项资金以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机科技示范大户、农机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

4.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必须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倡导涉农单位为农村、农业提供公益性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装备,为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