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余益芳 | 字数:5291 | 阅读:

[摘要]2020年9月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已在广东省全面启用。新教材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密集,而历史课的课时较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在统编教材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已成为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部编教材;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一、明确逻辑关系,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必须要立足于历史理解。而历史理解的前提是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逻辑推理是一种条理分明、前后一贯的严密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知识体系是清晰有序、易于掌握的。《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一课涉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教材分为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这样的编排,各目之间难以建立紧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厘清教材逻辑,凝练适当的教学主题,构建知识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剧变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宗法分封制也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传统礼乐文明土崩瓦解。经济发展与列国纷争使变法运动称为时代潮流。面对时代巨变,诸子百家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思想解释,在理论上探索新的治国之道。各派之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也为当时各国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商鞅变法把法家学派的治国之道付诸实践,使秦国迅速崛起,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其局限也为后来秦短暂统治埋下了隐患。这一时期中原各国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交融,“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和国家政权,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普遍认同。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基于这个逻辑思路,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应突出大概念——“变”,通过史料教学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别从“社会转型之变因——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社会转型之渐变——列国纷争与王室衰微”“社会转型之应变——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社会转型之质变——华夏认同与天下一统”四个方面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史实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形成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样的教材安排逻辑清楚,线索明确,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在逻辑,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非常重要。唯物史观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而历史学的基本特征是“论从史出”。可见精选史料,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重返历史现场是培养唯物史观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讲述“社会转型之变因——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时,笔者为学生精选了以下材料,以问题链接驱动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构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逻辑,对历史事件做出合理解释。

材料一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的变化。

材料三 由于生产发展,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出现“初税亩”,不分公田与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即按照土地面积征税,这是一次根本性的改变。今一律征税,就是否定了原有西周的制度。因为只有土地私有以后,土地所有权分别归于各种地主,政府不问所有者是谁,一律按田亩面积征税,才有土地税制度的产生。

——朱伯康等《中国经济通史》

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对井田制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在清晰的逻辑演进中提升认识,即打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让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是由一定的内在逻辑的,是“渐变”而非“突变”,学会用动态的眼光审视历史,既要关注历史前后的演变,又要关注历史内在微量的变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的理解。

三、注重情感体验,涵养家国情怀素养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整理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整理自易中天《从春秋到战国》

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是成功进行历史教育的必备条件,否则只能浮光掠影。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是西周、秦汉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既承接中华早期文明的诞生,又顺接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充分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突破“华夏认同”这一难点时,笔者精选了图片和文字材料,为学创设直观、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带领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华夏认同”是一个抽象但核心的重要概念。历史已然逝去,华夏族的发展演变也已作古,我们不能起之于地下,又如何来钩沉历史,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这就需要我们设置情景,赋予知识浓厚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的渐趋形成,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涵养家国情怀素养。

综上,统编版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在新一轮课改大背景下,在“立德树人”的重任下,面对全新的教科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育人的目的,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崭新课题。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永不止步地学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