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53 | 阅读:

作者:劳佳瑜
  【摘要】“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对于初中议论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依据实际教学课例,提出议论文教学既要在纵向上整体关照各年级段,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要在横向上,对议论文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年级整体 逻辑思维 单元整体教学 自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87-03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在七年级、八年级都收编了议论文篇目,到了九年级上册更出现了两个独立的议论文单元。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7—9年级议论文阅读的课程目标有一句完整的表述:“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往往只做到了一半,“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所以在一堂议论文阅读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是搜寻筛选式的任务:找出观点、找出论据、辨别这是什么论据……千篇一律,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就用“僵化”一词形容了现下初中语文议论文教学。
  教材的变化,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上好一堂议论文阅读课?
  一、关照年级整体 还原议论文本质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之前在课内外接触的文字,大多是描写、记叙、抒情类的,阅读时更需要感悟和想象的能力,而议论文阅读是对逻辑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严密的逻辑性是议论文的本质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还原议论文的本质,关照三个年级,整体分段完成议论文教学目标。
  部编教材在七、八两个年级都收编了个别议论文篇目,但并未单独提出议论文的概念,比如八年级下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收编在演讲单元中。相对一下子灌输议论文概念,部编教材更注重学生逐步认识文字的逻辑性本身。笔者据此,设立了三个年级段议论文教学的阶段性任务:七年级——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八年级——议论文层次的逻辑性,九年级——议论文论证的逻辑性。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材本身的设置,比如在八年级相对应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就有“注意以上几层是怎样层层推进的”的阅读提示。因此,三个年级段的议论文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逐渐读懂逻辑、发展逻辑思维的过程。
  (一)低年级段从语言入手读懂逻辑
  《最苦与最乐》是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是这套教材中的第一篇议论文,对学生学习阅读议论文有着“启蒙”式的意义。文章观点非常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学生在课堂上也不难找出这个观点,甚至相应的论据,但要真正理解梁先生文字中的逻辑,从而透彻地理解观点,却并不容易。面对初学议论文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也有些“说不清楚”,那么就不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梳理,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施力点”,这个时候就要把关注点放到论证语言上。在这篇课文教学设计时,我在文章的三个论证层次中分别找到一句话,提出问题点,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一句:“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出自第三节)为什么“自己”反而要放在“家庭”“社会”“国家”之后呢?
  第二句:“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出自第四节)如何理解“真乐”?那什么是“假乐”呢?
  第三句:“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出自第六节)“解除”和“卸了”有什么区别?
  课堂上学生讨论争辩激烈,自主地开始运用逻辑思考。第一句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梁先生所说的“责任”是源于自身、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不是外界强加的“任务”;通过第二句中“真乐”的理解,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乐”绝非游手好闲、不劳而获,是伴随着负责任的努力和成长的;到第三句辨别“解除”和“卸了”时,颇有水到渠成的味道,学生意识到“卸了”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做法,只有“解除”了责任,才能享受到尽责任的快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学习阅读一篇议论文,不是枯燥地找论点找论据,,而是通过文字思考作者表述的逻辑,理解其中抽象的关系,议论文是拥有思辨魅力的文章。有学生在上完这篇课文后告诉我:“老师,我终于感受到中学语文课和小学语文课的不同了。”
  (二)高年级段从论证着力理清邏辑
  《怀疑与学问》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与七年级的《最苦与最乐》相比,显然文本的难度和深度在提升,对学生逻辑思辨力要求更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文中论据的使用,顾颉刚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中的历史典故信手捏来,比如“腐草为萤”“三皇五帝”,再比如戴震质疑《大学章句》的事例,这些论据是如何论证论点的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经过两年的时间,到了九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显然要比七年级强很多,认识论点、论据并不难,甚至能准确地辨别诸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比较典型的论证方法,但要明白论据的使用,弄清论据在文章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使用一系列论证方法的目的,却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顺理成章。笔者运用了比较法和还原法来引导学生理清论证逻辑。
  1.比较法
  “腐草为萤”“三皇五帝”的论据出现在文章第四节,原文如下: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学生在预习学案中关于这段文字集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1)“三皇五帝”“腐草为萤”是假的吗?(2)是不是对所有事物都要提出问题保持怀疑?作者为什么要问这一系列的问题?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