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吴少琴 | 字数:4020 | 阅读:

【摘要】小古文短小精悍,浅显易懂,且作为承载着文化传承功能的“活化石”有利于学生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通过研究小古文语境化阅读教学策略,通过对小古文的多元解读、创设语境、体会语境,使学生感受到小古文的语言之美。

【关键词】小古文;语境化;语文素养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正慢慢引导教师对文本进行多方面的解读,探究其语文素养。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思想感情及审美意义,在教学中值得反复品味并进一步探究。

那么,如何才能巧借教材,让学生实现从技能到素养的提升?结合教学实践,以《司马光》一课为例,运用以下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古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多元勾连,还原语境

查资料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途径。在教学前,笔者让学生提前查作者、查人物、查历史背景,知晓事,知其人,才能知人论事。学生还可借助插图、注释等助学系统,以及已有的古诗文知识,从旧入新,迁移新文,比对古文与现代文区别,找到古文特点。思考课后问题,结合文后练习题要求,学习方法,搭建起古文与今文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内容。在前期准备、多元化的课堂,让学生走进小古文,感受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浓厚的语文味。

二、品味语言,创设语境

文言文的朗读有其独有的韵味,学生首先要把小古文读通畅。在教学时,借助注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通读顺,并在老师的示范下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古香古色达到形似。接着读懂文义,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知道大意,理解了文章内容再读,读出小古文的滋味,达到神似。解疑重点抓住学生易错点、难点,既突出学生主动性,指导又有针对性。具体操作如下:

(一)读:自由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让学生根据标注的节奏线读出节奏。

(三)读:文言文注意“语断气连”,也就是“声断而意义相连”。这种朗读方式,可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从而读出小古文的韵味。

(四)读:出示仿古文竖写的课文文本,让学生尝试竖着读,感受古文文本与课文文本的不同;

(五)读:出示不带标点的古文文本让学生读,在读中熟悉课文;试着背诵古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印象,发现古文诵读特点。

三、串联线索,体会语境

通过对人物名称的学习,学生可以分清小古文中出现的人物,掌握小古文基础的人称指代方式进而了解小古文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这个故事的题目是《司马光》,文中哪里有司马光呢”的引领下,进而寻找文中其他出现的人物——群儿、一儿、众、儿。这一环节,寻找人物与指导朗读相结合,步骤清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在前面的谈话交流中,小古文教学的板块——整体感知文本,开始了。“课文插图中的司马光在哪里?”学生们的反应快速。我继续追问:“那么,咱们的课文里出现司马光了吗?”学生开始浏览文本。我发现,此时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度极高,每一双眼睛都盯着文本仔细寻找。此时,我不由地送给孩子掌声,说:“孩子们,小古文难不倒我们。带着你们的成就,突出人物,咱们一起读。”

在教学过程,笔者创设孔子学堂的情境,以古代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导入本课,并提问“司马光是一个有着怎样‘美好品质’的人?”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古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了解清楚文言文的特点,进而为本课扫清文字障碍。利用拼音弄清楚原文的字词,读清楚节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尝试用多种方式,如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理顺故事内容。基于此,笔者不仅局限于对文言文的逐字翻译,而是将内容扩展到感受文意中的心情变化,比如刚才群儿戏于庭,玩得很开心。此时发生什么,众人的表现如何,引导学生用上“孩子们有的……有的……有的……”从而总结“众皆弃去”短短四个字,就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惊慌失措,进一步用背景音乐强调,解读“光持石击瓮破之”拓宽学生的思路,这样便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语言,为下一环节学生“讲故事”打基础、导思路、促想象,实现本堂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抓住“群儿戏于庭”,运用“群儿 于 ”的句式想象说话。在最后总结时,回到前面的内容,归纳总结总结司马光是一个有着怎样美好品质的人?训练学生模仿课文,用古文夸一夸司马光,内化对人物的评价,突出本单元“美好品质”这一主题。

四、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司马光》虽是小学阶段学生初识文言文的一篇文章,但教师在授课过程同样要注重植入传统文化元素、熟读成诵,享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多样朗读,感悟人物之智慧、对比阅读,渗透简约中的文化内涵,体现古文教学的文言并举、文言并重,注重方法的总结提炼,学以致用,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燕.“共学·共情”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幸福家庭,2021(21):67-68.

[2]张美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语境的创设[J].才智,2020(6):134.

[3]张长玉.构建小学语文语境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8(54):77.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