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赖华星 | 字数:9962 | 阅读: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家校共育面临新机遇,家校合作也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为有效整合家长教育力量,统一家校教育思想,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2021级某班积极探索,构建班级“团队式”家校关系。实施“破冰之旅”构建“家长团队”,家长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壮实桥墩”强化家委会建设,形成家校互补机制;“资源共享”强化“家长团队”建设,打造家长成长平台等措施。建立良好的多方合作体系,构建了新型的“团队式”家校关系,学生、家长、教师获得共同成长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团队式”;家校关系;“破冰之旅”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办法非常有限,也缺少专业指导,甚至面对现在心理脆弱的孩子,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家长希望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因此,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也是作为教师的工作任务。家校共育面临新机遇,家校合作也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目前家校关系存在四种情况:一是学校主动、家长不动的缺位型关系。家长认为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二是学校主动、家长被动的灭火型关系。教师主导、家长被动地接收并配合育人。三是家长乱动、学校被动的紧张型关系。家长对学校教育不信任、不支持,甚至对学校的管理指手画脚,不满意就投诉。四是家校主动、家校互动的相长型关系。家校双方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传统的家校共育中,学校对家长的开放程度有限,家校合作欠缺广度和深度,家长在班级建设、学习管理、品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班主任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家长之间缺乏默契,自扫门前雪,以管好自己孩子为已任,班级教育未能形成合力。

为有效整合家长教育力量,统一家校教育思想,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2021级某班积极探索,构建“团队式”的家校关系,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为孩子教育保驾护航,孩子、家长、教师三方共同成长。

一、“破冰之旅”构建“家长团队”,家长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上初中之后,形成了新的班级,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互相认识,并形成一个新的集体。但是家长之间却不认识,也没有认识的机会,自然不可能形成“家长团队”。要构建“团队式”家校关系,首先要让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认识。七年级开学后,班主任布置给家长们要互相认识的任务,让家长形成建立“家长团队”的意识。并通过在家长会中组织家长团康活动——破冰之旅,改传统的家访为8-10个家庭共同参与的小组家访沙龙,家长分小组到校参加班级管理、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组建微信小组交流讨论群等方法,多种途径让家长们互相认识。家长们对于认识孩子同班家长的这一新鲜做法表现出极大兴趣,非常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希望能够快速认识全班家长。一学期后,班级家长50%以上都已经互相认识。家长们的“破冰之旅”完成后,有效地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为建立顺畅的家校、家长合作体系,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一名家长都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在各行各业工作、打拼,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每一个家长在其奋斗过程中都有许许多多或心酸、或成功的故事和经验,因此,每一个家长都是一个教育资源。将“家长团队”的教育资源有机融入主题班会课堂,拓展了班会课程内容,丰富了班会课的教学手法,提高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家长们也乐意走进课堂,去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同时又教育到孩子们。实施的时候,班主任根据学校主题活动安排及学生阶段性主题教育的需要,确立若干个主题班会课题。然后,基于班主任和家委会对“家长团队”的了解,将课题分配给最适合的家长互助小组去准备。开展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将家长环节有机融入,家长们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配合班主任指导同学们开展讨论,让班会课生动又有趣。融入家长环节的主题班会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成为孩子们最为喜欢的一个课程,同时也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

二、“壮实桥墩”强化家委会建设,形成家校互补机制

都说家委会是联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传统的家委会工作内容不多,主要是做班级后勤服务,收集家长们的情况反馈,有时候帮老师发通知等。通常都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由班主任安排的工作。要构建“团队式”家校关系,形成工作合力,仅仅靠班主任的组织是达不到的,家委会需要担任重要的组织协调工作。班级家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家委会长的带领下,“壮实桥墩”,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家长团队建设及班务工作。在建立传统家委会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家委会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实行家委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家委例会,组织落实班级的各项工作,听取家长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家委例会的开展,使家长们的意见得到统一,让班级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得到有计划有组织的落实,效率大大提高。二是成立家长互助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小组,成立对应的家长互助小组,由家委会成员担任组长,建立家长互助小组微信群。家长互助小组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班级家长的班级荣誉感、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加深了家长之间的感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体的。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拿“共性”作借口,以致于有些问题反反复复,老师、家长也感束手无策。教育合力未形成最大化,“单打独斗”的局面未改变,教育的效果未达到最佳。于是,家长互助小组应运而生,一举改变面对孩子问题“单打独斗”的局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会把全班分为10人左右为一组的学生学习小组,开展德育管理和学科学习的小组竞赛,以促进全班同学力争上游,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家长互助小组对应学生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家长在组长牵头下,对孩子们统一管理模式,碰到问题共同解决。一是对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统一约束。例如对手机的管理,小组家长约定共同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其余时间则须交家长保管,这样孩子便没有了借口,也乐于在规定时间上交手机。二是对孩子学习问题统一管理。例如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完成和背书情况,家长们共同约定要将检查完成情况在小组家长微信群上打卡公布,分享优秀作业等。这样孩子们怕拖后腿,也不敢再偷懒,甚至有些孩子每天主动将作业交给家长检查,催促家长尽快打卡。家长互助小组的功能,让家长形成对孩子的“团队式”管理,一举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效果出奇地好。

三、“资源共享”强化“家长团队”建设,打造家长成长平台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而家长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却缺少家长的“乐园”。现实中很多家庭都只生了一个孩子,对于教育孩子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即使有两个以上孩子,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校教育也在快速发展,家长们也难免跟不上节奏。得益于学校重视“家长团队”建设,将学校资源共享于家长,打造了众多家长成长平台,班级的很多家长都走进了校园,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文体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等,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是“家长团队”实际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例如:组织家长轮流到饭堂陪餐,给饭堂建言献策;组织家长参与午休、自习课的管理;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做核酸采样和扫码工作。二是学校的校运会、啦啦操比赛、班歌比赛、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不仅有家长与学生同台的亲子项目,更专门组织了家长队伍登台亮相,让家长回味校园、寻找青春。三是“家长团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和家委会组织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布置教室,形成班级文化氛围;设计班名、班呼、班歌、班级管理条例;拍摄班级创意集体照等。家长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不仅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学校工作,自己也得到锻炼,“家长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

四、“团队式”家校关系的实施成效

(一)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班级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团队式”、家校一体化的教育环境下,充分认识到锻造良好道德品质与认真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作为学生的本质工作,主动为班级做贡献,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与学风。一是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自觉维护校规、班规,不给班级抹黑。全班同学在文明礼仪、仪容仪表、课间操、午休、自习课、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表现出色,每个月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称号。二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明显提高,在自主早读、作业上交、课堂表现等方面表现优异。三是积极进取开展“自管自育”,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班级管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二)“家长团队”与孩子共同成长

首先,家长们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目标一致的“家长团队”。“破冰之旅”打破了沟通的障碍,家长们及教师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增添了班级荣誉感、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拓展家校共育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家长团队”在班主任的引导及家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班级建设、主题班会分享、德育养成、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既提升了孩子的品格养成和学习成绩,又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学习到先进的育人理念,并始终与学校保持步调一致。再次,家长在参与“家长团队”的工作后,更加切身体会到“促进法”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的这个规定。最后,“团队式”家校关系的合力管理,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效果,改善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家庭变得和睦,为进一步形成“好家风、好家教”创造了有利条件,孩子和父母的共同成长得到更好的家、校环境。

(三)班级管理工作“幸福感”提升

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常常因工作量大、效果不佳、家长不配合等问题而感到孤独无助、力不从心。构建“团队式”家校关系,一举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让班主任提升了“幸福感”。一是收获“家长团队”这个得力助手和朋友。家、校有共同的育人责任,也有一致的理想目标。当班主任和家长们形成“团队”,班主任不再是“孤勇者”,而是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家校矛盾大大减少。二是极大地提升了班级管理效能。班级管理事务复杂繁琐,又是面对未成年人的工作,每一项均需妥善处理。家校“团队式”的管理,既分工、又合作,让班级的每一项事情都得到有力的落实,管理效能自然提升。三是帮助班主任得到成长。班主任在构建“团队式”家校关系的时候,自身能力也得到提升,拓展了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丰富了教学资源。班级工作有了众多帮手,班主任也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潜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从而提高水平。

班级“团队式”家校关系的成功构建,形成了以“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引领帮助“学生团队”的格局。建立了新型的家校关系,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生态,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增强了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Z].2021-10-23.

[2]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穗教发〔2021〕56号)[Z].2021.

[3]马进.新家访: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家校共育良策[J].中小学班主任,2022(15):50-52.

[4]龙宝新,李海英.“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3):29-37.

[5]姚训琪,李之宁.慧爱敦行 家校共育——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家校共育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2(07):31-33.

[6]王怀玉.“种子家长”为家校共育赋能[J].人民教育,2022(10):53-55.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