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林淑娟 | 字数:4373 | 阅读:

【摘要】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与环境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开发环境教育资源,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方法和措施,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接班人。

【关键词】环境教育;小学;科学教学

20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开始被提出,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环境问题开始不断涌现,并带来了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和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

一、小学科学中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教学内容广涉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知识领域。这些学科都与环境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教学中主要集中在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学成为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以新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教材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分析。在实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合和渗透环境教育。

二、在科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要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和主渠道进行。

(一)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是蕴含在科学知识当中,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准确找到环境教育与科学知识的契合点,才能在科学教学中实现环境教育。

【案例】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可深度挖掘教材,借助生活中的实物来进行类比分析。“如果用40瓶水表示地球的总水量,那么淡水仅有1瓶,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仅有0.003瓶,也就是一个瓶盖的水量。而这一点点水量也随时可能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所以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环境教育

1.进行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能够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教师可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案例】为了激发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可把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中的《滴水实验》与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进行学科融合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从1分钟到1小时到1天再到1个月最后到1年,一个水龙头的滴水量。通过计算,学生会对计算结果感到惊讶。通过体验活动,增强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巧用乡土资源

仅仅给学生灌输世界环境状况、中国环境状况等知识,往往显得空洞而无说服力。教师可在环境教育中加入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

【案例】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守护蓝天》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天气播报的权威发布,通过列举本地近些年来空气质量指数的真实数据来展现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问题就在身边以及进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再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实地调查当地的空气质量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3.联系生活实际

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与环境问题的联系,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与我们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要求科学老师将科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案例1】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网上学习:调查各地的空气湿度》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场景引入新课:“夏天我们开空调的时候,一般都要在室内放一盆水,你知道为什么吗?”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

4.开展探究性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倡导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案例】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网络学习:土壤的颜色》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调查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家乡地域进行分组,分别调查不同城市或者不同省份土壤的情况,并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更多的土壤信息,以此来认识土壤的成分、作用和污染情况,从而认识到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三、在科学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

学校应结合环境教育和科学课程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一)以环境教育日为主题开展活动

环境教育日是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切入点。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主题鲜明的活动,通过开展黑板报评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以课外实践活动为途径开展活动

学校可以结合每学年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园,通过实践活动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三)以第二课堂为拓展开展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设置多样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环保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应与科学教学相融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与活动紧密结合,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环境意识,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决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