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钟娟 徐颖欣 | 字数:3892 | 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越来越少,传统的大班讲课模式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同伴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对学科深入的理解与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同伴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公共基础课程

在我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通常是教师有组织、有逻辑地表述教科书或教案中的信息,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纯讲解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同伴教学法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倾听者,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也只是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概词,而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大班课教学中几乎无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一直有尊师重教风尚的我国,学生怀疑老师确实很难,学生“不会、不敢、不爱”提问题。在美国,灌输式教学在20世纪中后期已基本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学生质疑教授的权威,参与讨论。哈佛大学著名教授Eric Mazur创立的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1]使用专门设计的用于揭示学生错误概念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概念测试题(Concept Tests),组织大班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

实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深化学生素质,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交流与合作”、“乐于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伴教学以其“教中学”的内在动因,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1 同伴教学的概述

同伴教学是指学生同伴之间相互施教,相互促进,共同受益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同伴教学最早发端于我国,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中已经孕育了同伴教学的思想。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始于18世纪的英国,Andrew Bell为了节省成本,在教学中启用了“小老师"策略,充分利用孩子教孩子。到了19世纪晚期,William Fowle在教学中也采用了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如此,他还开始研究他的学生,力图为同伴教学找到教学理论的支撑。[3]到19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将这一思想与中国当时实际相结合,倡导实施“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这是同伴教学形式在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研究。[4]对于进行指导的一方为施教者,被指导的一方为受教者。施教者和受教者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每一位学生既有可能成为施教者,又有可能成为受教者。通过同伴相互施教,相互激励而共同受益。

Forman和Cazden(1985)指出,同伴教学存在于知识水平上有差异的个体之间,知识水平较高者扮演教师的角色,而知识水平较低者扮演学生的角色;当双方的知识水平相当,就将会出现同等角色之间的互相合作。[5]同伴教学将学习同伴之间的关系由相互竞争变为相互合作,它不仅能促进学业的进步,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尊,相互理解,自豪感和成就感,加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密切相互间的关系,使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互相信任。

2 同伴教学的优越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进行的一项关于同伴教学的实验中发现,同伴教学不仅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而且它对 “教”与“学”双方的学生都有好处。实验结果表明,不仅被“教”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被“教”的人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和更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也有所改善;而“教师们”不仅在自我确信和担当责任的意愿方面有所增强,并且为了扩大和提高自己的知识,他们的学习更努力了。可见,同伴教学作为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具有许多优越性。

2.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当前,公共基础课大都采用大班(一个大班在150人至200人左右)教学,在我国大力实行“学生减负”的大环境下,很多公共基础课的课时一减再减,如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原来的72学时减到42学时,教师们无法再像原来一样一一讲授知识点,若采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显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组织安排教学,这将是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同伴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的高效的学习过程。在同伴教学活动中,受教者可以从中弥补对学习内容掌握的不足,进一步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进程,降低了学习的焦虑感,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而对于施教者来说,在转授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也可以对所教知识产生深化性和升华性的理解,正所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2 更加体现“因材施教”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学习资源的获得。另外,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素质等条件都不相同,这样导致学生进校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的不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学生的差异就更加明显。授课教师所谓的“因材施教”也只不过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全面照顾,设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进度甚至知识点的讲授都只不过是针对有限的“中等水平”学生。而在同伴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利用学生中的优等生这一学习资源充当“小老师”来指导在某一方面相对较弱的后进生的同伴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既满足了对后进生的指导,也让优等生有事可做,在自己指导别人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自身的能力。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2.3 发挥团队对个体的促进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维一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的教学更准确地来说是“教书”——教书上的内容,而不是“教学”——教学生学习,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记住并回忆这些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情况,把学生分成等级,并确定合格与否,因此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成绩。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很难体现“教书育人”。

而同伴教学是一种高质量的生生交往过程,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它为学生提供了阐述自己思想和认识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同伴教学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积极的相互依赖,形成和谐的密切合作关系。学生们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具有更好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调节能力,对问题有更多高层次的推理及更深入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罗杰斯曾用对照实验证明了,团队竞赛比个人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全体学生产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更能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见,同伴教学能有效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大班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更大成就动机和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学科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对建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3 结束语

现在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课时也非常有限。不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缩减,很多公共基础课都将要面临课时减少的问题。传统的“讲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长时间无间断的纯讲解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大学课堂内成为被动的观众。这样会让学生随着讲课的进行,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注意力越来越低,无法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高效地利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同伴教学则是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与探索,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若能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同伴教学模式,不仅能克服大班教学效果差及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符合实现当前人才培养的三维一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美)Eric Mazur著,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M],朱敏,陈险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杜鑫,同伴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4)。

[3]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江苏省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8l。

[5] Forman,E.A.and Cazden,C.B.Exploring Vygotskian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the cognitive value of peer interaction,in j.v.Wertsch (ed.)Cultur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Vygotskian perspectiv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