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何婷婷 | 字数:8601 | 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改推动教学模式转变,大单元教学超越传统的单元教学、课时教学使单元内、单元间知识形成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体系,契合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笔者初步探索采用大单元教学革新高三历史复习课,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课;统编教材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所谓“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科历史的发展规律,围绕一个主线,对教材内容重新组合与设计,然后形成连续的课时的单元教学。

一、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实践

大单元教学从整体角度出发,突破传统的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突出历史主干和学习重点,更适于实际的教学实践操作,提升教材的实效性,宏观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之“大”是区别于传统单元教学所在,要从“大”处着眼,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规划大单元教学。笔者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高中历史复习课大单元教学的运用。

(一)基于大历史确立大单元

建构主义倡导教学要从整体出发,从学科全局认识出发进行教学活动。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以大历史观研究历史,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侧重探索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所隐藏着的因果关系与历史规律。我们指导学生以宏观、长时段角度研究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大格局大视野。大单元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单元”,要从历史整体、教材全局出发。首先教学需要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情,以大历史的视角进行重新的规划。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二是资本主义列强殖民奴役激起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属于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子目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延申内容。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整合为一个大单元《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重组后规划为三部分:一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二是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三是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整合后的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部分,包括第10课的第三子目、第11课、第12课和第13课,涉及6个方面的影响。(如图1所示)

通过跨教材的内容整合构建起工业革命影响的完整体系,使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大转型,对人类历史深远的影响,突破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单元内部也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教材包括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中古时期的欧洲》与后面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内容联系紧密,因此笔者在教学事件中将这一课调整至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有助于构建教材前后知识脉络。

高三复习课注重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历史脉络,教学中必须厘清各单元间的内在关系,单元内各课时之间的关系。《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主要讲述中古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世界相对孤立分散发展。第三单元核心内容全球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两个单元清晰呈现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单元与后面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则共同构筑展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的线索脉络。立足大历史观念,在第三单元复习开篇需要先梳理与前后单元的关系(如图2所示),帮助学生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近代史开端的历史意义。梳理清楚单元间的关系后,进一步梳理单元内课时的关系(如图3所示),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清晰整体的认识,构筑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二)解读大概念整合大单元

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结通道,以大概念整合大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达成。首先根据课标要求提炼单元大概念,把大概念转化为大单元主题。确定单元大概念后,再细分学科课时概念。从而形成系统的单元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单元知识建构和核心素养提升。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为例,笔者根据课标要求凝练单元大概念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基于单元大概念,细分单课时概念,第一课时核心概念是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思想解放运动的内涵、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发生的原因、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思想解放”的概念,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实现本课时核心概念思想解放的生成。第二课时核心概念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通过不断递进的演绎论证: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关系,帮助学生梳理近代欧洲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为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单元大概念,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帮助学生厘清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理念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六则则史料引导学思考资本主义政治理想实现了吗?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一: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教材49页【问题探究】

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教材51页第二自然段

材料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四: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教材53页第二自然段

材料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地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六:《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图

——教材71页

通过史料阅读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理念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理解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形成“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大概念的历史解释。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大概念是“人类变革的变革时代”,第二课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内容是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综合提炼课时概念为“世界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世界各地区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是世界的横向发展,主要包括全球航路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世界横向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二是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教学环节中可以渗透“哥伦布大交换”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全球航路的开辟推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环节可以渗透三大洋贸易概念:传统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和太平洋贸易,海路发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最后渗透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概念,促进学生理解全球航路开辟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不同生产方式演变引起社会形态更迭则是世界的纵向发展,包括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在早期殖民扩张环节厘清殖民扩张的概念,梳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发展线索。从人文地理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人类文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格局演变的重大影响,进而对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做知识的整合建构。通过大概念的层层简析,有助于学生厘清第二课时《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主干知识,突破本专题的重难点,提升学生世界视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提炼大概念“国际秩序的变化”,笔者在单元开篇首先和学生厘清国际秩序的核心概念。其次单元内的4个课时教学都注意总结“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第一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课时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对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课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第四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建立雅尔塔体系建立,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其中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变动是教学的重点,根据国际秩序的概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如表格4和表格5所示)

通过表格的梳理,帮助学生在相关国际会议、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基础上认识运行的国际规则,进而理解相应的国际秩序。构筑20世纪初至中期国际秩序演变的主线,将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第七单元的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全局眼光,达成大单元的学习目标。

三、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反思

目前笔者对大单元教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中面临一定的研究困惑:一是没有超越传统单元教学,缺乏大单元的大视野,大目标,没有跳脱出教材课时的限制,更多是一种知识单元、教材单元。二是没有依学定教,真正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而是依教定学,以教师视角进行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三是大单元教学对老师学科素养课程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的力量。四是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平一体化”大单元教学需要匹配大单元评价,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如何统筹单元和课时作业设置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动下,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材观、课程观和教学模式。在高三复习课中创新使用大单元教学更适应新教材容量大的特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笔者将大单元教学实践为例,抛砖引玉,期待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高三历史复习课有效模式,为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范例。

参考文献

[1]刘金玉.浅议在大单元教学中如何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两次鸦片战争”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3]陈志刚.教学设计的变革与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的实施[J].历史教学,2021(17).

[4]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

[5]谭晓泽,卓恺返.基于“大观念、大概念教学设、大问题”的“大单元”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2020(04).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